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公共卫生安全新挑战下的医学教育创新与发展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公共卫生安全新挑战下的医学教育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 (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5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公共卫生安全新挑战下的医

“公共卫生安全新挑战下的医学教育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查建国 夏立 陈炼)5月23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公共卫生安全新挑战下的医学教育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沪召开。会议聚焦“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教育改革”“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域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医学与未来医院”等三方面内容。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在总结发言中提出,专家们的报告从不同的角度,在学术上给予了我们全新的视角,明确了医学发展的当代使命和未来趋势。高校医学人才的培养应致力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外界变化的能力、转变思维的能力,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注重人才培养的角度,使他们在更高展位服务于健康中国。我们应持续探索新型医学高等教育如何优化,从而使得我们国家在今后发展的过程当中,真正成为引领性的创新型国家。

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柯杨,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在主旨报告环节分别以“全球新冠疫情推动中国公共卫生研究与教育的新发展”“我理解的医学教育”“疫情下的思考:医学与健康科学的责任与使命”为题作了学术报告。钱旭红主持报告环节。

黄奇帆表示,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既是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点也是难点,公共卫生不是单纯的医学领域,它与经济、社会、法律等密切相关。公共卫生也不光是教育问题,同样涉及社会治理、卫生经济学、应急管理,金融保险等各个领域。为此,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需要从社会系统的视角,补齐短板,建立公共卫生全新运行机制,既要继续做好当前的疫情防控,还要抓长远,完善好公共卫生方面的教育体系。他提出三点建议:第一,认真看待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与经济价值,其中投资公共卫生科研与教育更是百年大计;第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由政府主导,但也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整合各种资源,加快发展速度;第三,中国公共卫生教育科研短板明显,理念急需更新、规模急需扩大、质量急需提升。

柯杨提出,健康的决定因素非常复杂,需要全社会各类医科类人才的共同努力。健康本身由多因素决定,个体或群体健康取决于遗传、社会因素、个人行为等多个方面。应明确医学教育事业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医学教育不是光培养临床医生,我们需要各类人才。另外,教育应该首先让受教育者受益,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学生自身志愿的前提下考虑社会需求,做好全人教育理念下医学教育改革的实践探索,同时,建立与其他学院不同的指标和评估体系,助力新型医学高等教育良性发展。

陈国强表示,从“非典”到“新冠”,疫情让我们懂得对生命的敬畏,对健康的渴望,我们必须警醒、反思并行动。作为医者应明确医学与健康科学的责任与使命,博学而后成医是医学教育不变的信条,踏踏实实拯救生命这就是医者的职责,医学的温度应体现在刚柔相济,医学生应构筑起更全面的知识谱系。中国开展“全健康”理论与实践研究势在必行,全健康是指整体的健康,涉及人类健康、动物健康和环境健康。

持续优化新型医学高等教育

南京医科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洪兵,香港中文大学流行病学荣休教授唐金陵,上海市司法局一级巡视员刘平,华东师范大学医学与健康研究院名誉院长管又飞分别作学术报告。管又飞、大连医科大学医学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郑丰分别主持。

沈洪兵表示,应推动基于队列的群体基因组学和系统流行病学研究。精准医学应不只包括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两部分,还需包括精准预防作为根基。国家在十三五期间针对慢性病的预防控制,特别是精准预防的领域中已经有所布局。根据疫情期间的实际经验,亟需对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布局:一是要继续做好基于大样本人群队列的慢性病系统流行病学研究,建立好中国自己的数据库,真正实现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二是要加大整合力度,做好重大理论、技术方法创新,积极与企业等合作,把基因组学的研究成果转化到现实应用当中,为中国的医学教育、健康中国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唐金陵提出,公共卫生所包含的不只是应对传染病疫情或是卫生应急,公共卫生是从社会或者人群层面解决医学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的学问,其包含卫生和公众健康两个重要内涵。应在社会和群体层面认识和解决重大医学和医疗卫生服务问题方面的不足,不断补齐我国公共卫生的系统性短板,不能只着眼于如何应急处置。恩格斯说过,“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我们也将在此次疫情过后取得长足进步。在公共卫生历史的转折点上,律师、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等赋予了公共卫生广阔的视野和巨大的活力,并用自己的意志和努力改变了公共卫生的发展轨迹,高校医学教育的发展必将带来更多的新思想。

文章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网址: http://www.zgjxyxjyzz.cn/zonghexinwen/2020/0718/388.html



上一篇:【权威发布】影像医学国家队招新啦!欢迎加盟
下一篇:2020宣武神外专培招生正在进行|系统培训,名师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投稿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版面费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