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西医院校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的探索

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1]。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了
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1]。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合法合理性。我国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设置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专业,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这是世界首创,也是中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2]。西医院校开始开设中西医结合课程和专业,其中河北医科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由中医和西医高等院校合并组建的医科大学,还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等学校依托强大的西医背景,开始探索西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本科和研究生培养。 但在西医院校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史无前例,因此,根据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西医课程设置、融合,教学方法的改进、专业特色的体现及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教学大纲的制定,基础知识融合、并重 任何知识的学习,离开了基础,都是不成功的。中西医结合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两种不同的医学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为疾病的治疗服务[3]。现行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既学习《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西医知识,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医古文》等中医课程,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在两种体系的转化中难以掌握课程的精髓。如何将二者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是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的前提。所以在教材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把握中医经典,并将其融入教材编写是当务之急。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寻找中西医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止要“形和”,还要“神和”,这对编写和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西医学的开设,让学生在依赖西医院校强大、系统的科学体系的同时,也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和认知,以及中医特色的疾病治疗理念,这具有较大优势。在课程设置上,一要避免学生在学习和教学安排上厚此薄彼,二要通过比对和多角度学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教学改革,展开以疾病治疗为核心内容的中西医结合学习 中西医结合,是两者间的取长补短,融合贯通,互促互进,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目的是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不是两者的碎片式、无治疗连续性的独立操作。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认知的不断深入,中医以预防为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与西医现代循证医学的研究殊途同归[4]。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大力推进的PBL教学法,正是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和回答环节,情景再现了临床工作中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有序的取舍,让学生明确了哪个阶段西医检查、处理,哪个阶段适合中医药调理跟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包含了三方面的信息:1.不是所有疾病的治疗都必须中西医结合;2.中西医结合按需设置,根据疾病发展的形式规律确定,贯穿治疗始终的是治疗理念,是如何尽快解决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取得最佳疗效;3.强调现代仪器科学诊断技术支撑下的中医治疗理念的跟进和深入,对治疗不盲从,不教条。通过PBL教学形式,明确了“想”和“做”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结合循证医学知识,说明中西医结合临证治疗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 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理论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相结合,中医强调治未病,已病防变的观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接纳和认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中西医结合的点,及时跟进中医的治疗和调理,关键还是在对病症的理解和处理上。在疾病发展的所有阶段,要建立以患者个体差异为核心的中西医治疗体系,避免失治误治[5]。中医强调个性化诊断和调整机体整个功能,西医强调病变部位和性质,重点在每个点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中,强调以病选术,学生需要掌握面对疾病的正确判断力,进而正确选择治疗手段。比如肝胆疾病的治疗,患者就医时主诉晨起口苦,食油腻偶有恶心,平素脾气急躁等。先做生化检查和腹部B超,结果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超标,肝功能未见异常。B超见胆壁内粗糙,炎性反应,无结石。轻者西医通常建议调整饮食习惯,不做处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就可以建议适当口服中成药,满足患者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心理需求。 四、推陈出新,紧跟教学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教育 1.从思想到行动、到政策,纠正“西医先进,中医落后”的观念。 2.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包括规范化培养、专科医师培训和临床进修,让人才可自由流动、灵活转变,推进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3.提高对整个社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科普宣传教育。 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劣势,不是课时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相对固定,决定了教材、教学内容;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如何利用学生中学阶段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机地衔接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让学生自然过渡知识点,是教师基本功的考验。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观点,也被现代医学所借鉴。西医体系也设定了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疗,对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开始新的认识。而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中学西或者西学中,而是在扎实掌握中医体系的同时,学习掌握西医先进的诊断治疗知识[6]。对疾病的处理做到以点带面,以面找点的兼顾性;只有构建了完整的西医中医疾病治疗知识框架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才会在西医院校中获得长足发展。 五、结语 总之,中西医结合专业,是独立于西医、中医之外的第三种医学教育模式,也是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不论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适用性、高质量人才,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疾病斗争的人类的另一大法宝。中西医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西医结合在医学教育的园地,它就会绽放得更加靓丽出彩。 [1]李恩.《中医药法》为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提供了法律支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02):136-137. [2]杨婷,陈丽云.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6):1-4. [3]安春耀,刘德山,李昌玲,张芳,宁鲁宁,李秀.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一加三”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9):120-122. [4]王凯.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高等教育临床教学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0):350-351. [5]李晟,陈小芳,林振文,陈亮,程珠琴,陈曦,严子兴,郑雪峰.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3):147-150. [6]孙杰,于涛,宋丹,吴英杰.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01):102-104. 201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中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1]。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了中西医结合的合法合理性。我国在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设置中西医结合一级学科专业,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这是世界首创,也是中国医学教育的一大特色,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2]。西医院校开始开设中西医结合课程和专业,其中河北医科大学是全国第一所由中医和西医高等院校合并组建的医科大学,还有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等学校依托强大的西医背景,开始探索西医院校的中西医结合本科和研究生培养。但在西医院校中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史无前例,因此,根据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中西医课程设置、融合,教学方法的改进、专业特色的体现及临床实习阶段的应用,是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一、教学大纲的制定,基础知识融合、并重任何知识的学习,离开了基础,都是不成功的。中西医结合的最终目的,就是把两种不同的医学知识体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便更好地为疾病的治疗服务[3]。现行的中西医结合教育既学习《西医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西医知识,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黄帝内经》《医古文》等中医课程,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使学生在两种体系的转化中难以掌握课程的精髓。如何将二者的基础理论知识有机地结合是中西医结合教育发展的前提。所以在教材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把握中医经典,并将其融入教材编写是当务之急。建立全新的理论体系,寻找中西医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不止要“形和”,还要“神和”,这对编写和教学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西医学的开设,让学生在依赖西医院校强大、系统的科学体系的同时,也理解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和认知,以及中医特色的疾病治疗理念,这具有较大优势。在课程设置上,一要避免学生在学习和教学安排上厚此薄彼,二要通过比对和多角度学习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二、教学改革,展开以疾病治疗为核心内容的中西医结合学习中西医结合,是两者间的取长补短,融合贯通,互促互进,其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目的是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不是两者的碎片式、无治疗连续性的独立操作。随着现代医学对疾病认知的不断深入,中医以预防为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思想,与西医现代循证医学的研究殊途同归[4]。如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大力推进的PBL教学法,正是通过课堂问题的设置和回答环节,情景再现了临床工作中如何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有序的取舍,让学生明确了哪个阶段西医检查、处理,哪个阶段适合中医药调理跟进,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对学生而言,包含了三方面的信息:1.不是所有疾病的治疗都必须中西医结合;2.中西医结合按需设置,根据疾病发展的形式规律确定,贯穿治疗始终的是治疗理念,是如何尽快解决病痛,缩短治疗时间,取得最佳疗效;3.强调现代仪器科学诊断技术支撑下的中医治疗理念的跟进和深入,对治疗不盲从,不教条。通过PBL教学形式,明确了“想”和“做”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三、结合循证医学知识,说明中西医结合临证治疗的可行性、科学性、实用性现代医学的循证医学理论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相结合,中医强调治未病,已病防变的观点已逐渐被现代医学接纳和认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如何把握中西医结合的点,及时跟进中医的治疗和调理,关键还是在对病症的理解和处理上。在疾病发展的所有阶段,要建立以患者个体差异为核心的中西医治疗体系,避免失治误治[5]。中医强调个性化诊断和调整机体整个功能,西医强调病变部位和性质,重点在每个点上。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中,强调以病选术,学生需要掌握面对疾病的正确判断力,进而正确选择治疗手段。比如肝胆疾病的治疗,患者就医时主诉晨起口苦,食油腻偶有恶心,平素脾气急躁等。先做生化检查和腹部B超,结果显示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超标,肝功能未见异常。B超见胆壁内粗糙,炎性反应,无结石。轻者西医通常建议调整饮食习惯,不做处理;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就可以建议适当口服中成药,满足患者改善亚健康状态的心理需求。四、推陈出新,紧跟教学改革步伐,大力推进中西医结合教育1.从思想到行动、到政策,纠正“西医先进,中医落后”的观念。2.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包括规范化培养、专科医师培训和临床进修,让人才可自由流动、灵活转变,推进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3.提高对整个社会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疾病的科普宣传教育。西医院校中医教学的劣势,不是课时问题。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相对固定,决定了教材、教学内容;有限的时间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是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教学中对教师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如何利用学生中学阶段掌握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有机地衔接在中医基础理论的学习中,让学生自然过渡知识点,是教师基本功的考验。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中医观点,也被现代医学所借鉴。西医体系也设定了全科医学和全科医疗,对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开始新的认识。而中西医结合,不是简单的中学西或者西学中,而是在扎实掌握中医体系的同时,学习掌握西医先进的诊断治疗知识[6]。对疾病的处理做到以点带面,以面找点的兼顾性;只有构建了完整的西医中医疾病治疗知识框架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才会在西医院校中获得长足发展。五、结语总之,中西医结合专业,是独立于西医、中医之外的第三种医学教育模式,也是中国特色的医学教育。不论西医院校、中医院校,开展中西医结合教育,培养适用性、高质量人才,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疾病斗争的人类的另一大法宝。中西医学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中西医结合在医学教育的园地,它就会绽放得更加靓丽出彩。参考文献:[1]李恩.《中医药法》为发展中西医结合医学提供了法律支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02):136-137.[2]杨婷,陈丽云.中西医结合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6):1-4.[3]安春耀,刘德山,李昌玲,张芳,宁鲁宁,李秀.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一加三”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9):120-122.[4]王凯.中西医结合专业医学生高等教育临床教学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A0):350-351.[5]李晟,陈小芳,林振文,陈亮,程珠琴,陈曦,严子兴,郑雪峰.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03):147-150.[6]孙杰,于涛,宋丹,吴英杰.中西医结合教育中的人文教育研究[J].医学与社会,2016,29(01):102-104.

文章来源:《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网址: http://www.zgjxyxjyzz.cn/qikandaodu/2020/0529/335.html



上一篇: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在留学生妇产科临床教学中
下一篇:浅析临床医学生从理论到实践中角色转换与对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投稿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编辑部|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版面费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论文发表 |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